猪年“猪市”非瘟疫情对我国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

时间:2019-04-08    点击:110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猪肉消费占居民肉类消费的比重较高且一定程度上成为刚性需求。

 
  2019年是农历猪年,对生猪产业来说,猪年是个转型年,猪年的“猪市”变化不断。我国自2018年8月在辽宁沈阳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半年多以来疫情总体上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围绕非洲猪瘟及生猪产业、猪肉消费等热点话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生猪产业创新团队产业经济岗位专家乔娟。
 
  相关数据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中国经济时报:有观点认为,非洲猪瘟是全球公认的养猪业“头号杀手”。在您看来,非洲猪瘟对我国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
 
  乔娟:我认同非洲猪瘟是目前全球公认的养猪业“头号杀手”的观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结合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后对全国生猪养殖及猪肉消费的直接影响和可能的潜在影响,我认同这一观点。
 
  截至2019年3月30日,全国有28个省份先后发生116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家猪疫情113起、野猪疫情3起,大多为点状发生;2019年1月至3月,疫情月度发生数下降到个位数,发生势头趋缓;受活猪跨省禁运政策影响,区域间供求出现不平衡,引发了主产区生猪价格下跌和主销区生猪价格上涨的现象。目前,随着部分疫区解除封锁、活猪和猪肉流通渠道逐渐通畅,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生猪价格分化趋势放缓。
 
  总体上看,2018年我国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年底生猪存栏量均比2017年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与非洲猪瘟的影响有关。具体来说,2018年生猪出栏69382万头,比2017年下降1.2%;2018年猪肉总产量5404万吨,比2017年下降0.9%;2018年底生猪存栏42817万头,比2017年底下降3.0%。
 
  供给偏紧趋势将出现
 
  中国经济时报:您如何总体看待当前我国的生猪产业及猪肉消费市场?
 
  乔娟: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共计扑杀生猪约100万头,约占我国7亿头生猪出栏量的0.14%左右。2019年1月以来,全国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明显下降,达到近10年来下浮的最高峰值。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19年1月和2月,全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量同比分别减少12.6%和16.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分别减少14.8%和19.1%,且各地反映,短期内生猪存栏量可能还会继续下滑。同时,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带来的直接影响,还表现在生猪出栏量大于生猪消费量省份的出栏猪价格相对较低、仔猪外调受限导致养殖场户经营困难。
 
  随着非洲猪瘟逐渐得到控制,猪肉市场供求会逐渐回归正常。但是,疫区生猪的扑杀、大量生猪被限制调运、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减少,特别是能繁母猪存栏量明显下降以及猪价格快速上涨等信号都预示着,国内生猪及猪肉市场供给偏紧趋势将出现,进而导致生猪及猪肉价格呈现阶段性上涨。
 
  在一定程度上会重新洗牌
 
  中国经济时报:在您看来,生猪养殖产业会否重新洗牌?活猪会出台禁运措施吗?
 
  乔娟:生猪产业会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洗牌。我国生猪养殖场户中99%以上是中小散养户,防疫意识普遍不强,生物安全水平不高。非洲猪瘟发生以前,随着环保压力日益加大,散户养殖加速退出市场。2016年和2017年,因禁养限养政策,南方水网地区退出生猪养殖3600多万头。2018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主产区的一些散养户重度亏损,不得不降低养殖规模或退出养殖。防控非洲猪瘟需要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和加强养殖管理,这将使生猪养殖总成本上升,无法同步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和养殖管理的传统散养户会最先被淘汰。
 
  综合来看,环保压力和非洲猪瘟防控提高了生猪养殖门槛,一些资金相对匮乏、技术实力薄弱的散养户正逐步退出。养殖主体结构变化的同时,区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非洲猪瘟发生前,我国生猪养殖持续北移,大型养殖企业纷纷在东北地区布局养殖产能。
 
  目前,国内生猪调运方式转变的基本方向已确定,政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养猪企业集团在省域内或同一个大区内布局全产业链,建设现代生猪种业,推行育、繁、养、宰、销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新格局。生猪产业正在积极适应限制调运措施,大力推行“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加快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将逐步形成养殖与屠宰相匹
 
  配、屠宰与消费相适应的产业布局。
 
  综合防治是关键
 
  中国经济时报:您刚才也提到,我国生猪养殖场户中99%以上是中小散养户,防疫意识普遍不强,生物安全水平不高,有用餐厨剩余物喂猪的习惯,这对预防很不利。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对预防不利的因素?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乔娟:非洲猪瘟病毒的潜伏期可长达21天甚至23天,在非洲猪瘟病毒处于潜伏期、猪没有发生临床症状时,疫情可通过已经感染病毒的活猪或者猪肉扩散传播。如果出栏生猪、出售仔猪和种猪没有或者没能被检测出已经感染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疫情就会在生猪、仔猪和种猪的异地调运过程中被扩散传播;如果出栏生猪在屠宰环节还没有或者没能被检测出已经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猪肉以及肉制品就都会被感染并通过食物链等各种路径扩散传播。
 
猪年“猪市”非瘟疫情对我国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
 
  通过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全国因餐厨剩余物喂猪引发非洲猪瘟疫情的比例已经由50%下降到44%,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对防控非洲猪瘟很不利已经达成共识。通过严格规范检测和监管生猪、仔猪和种猪的异地调运,使因该环节问题引发疫情的比例已经从35%下降到了15%。因此,通过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实施严格规范的活猪出场前检疫、活猪运输车辆备案和运输环节检疫及监管、屠宰环节检测和猪肉及肉制品流通环节检测及监管等,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能够一定程度上阻断非洲猪瘟疫情的扩散。
 
  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涉及多地区、多部门、多领域,在国际贸易中通过海关检疫等部门的严格规范监管相对容易实现,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已经基本形成的大背景下有效实施分区防控的难度仍较大,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协同努力。
 
  四因素使能繁母猪存栏量快速减少
 
  中国经济时报:有观点认为,下半年猪价可能大幅上涨。您认为,下半年猪肉价格有没有大幅上涨的物质基础?
 
  乔娟: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19年1月和2月,全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量同比分别减少12.6%和16.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分别减少14.8%和19.1%,且各地反映,短期内生猪存栏量可能还会继续下滑。能繁母猪存栏量是未来生猪产能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繁殖效率不变的情况下能繁母猪存栏量减少必将导致仔猪数量减少及价格上涨。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明显下降和猪价格快速上涨的信号都预示着,国内生猪及猪肉市场供给偏紧趋势将出现,进而导致生猪及猪肉价格呈现阶段性上涨。
 
  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受非洲猪瘟疫情直接影响,发生疫情的省份及地区的生猪养殖场户对疫情的不确定性非常担忧,不敢增加生猪存栏,更不敢增加母猪存栏。
 
  第二,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防控非洲猪瘟所必需的生猪及猪肉的区域禁运措施,导致生猪出栏量大于生猪消费量的省份的出栏猪价格相对很低、仔猪外调受限导致养殖场户经营困难,更多养殖场户通过减少母猪存栏来调减产能以缓解资金短缺等困境。
 
  第三,防控非洲猪瘟和环保压力都要求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养殖场户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养殖管理和废弃物治理能力,生猪养殖门槛提高以及养殖成本上升,使部分养殖场户主动退出。
 
  第四,防控非洲猪瘟和环保压力使各级地方政府面临承担责任(养殖废弃物治理、猪肉食品安全保障、生猪重大疫病防控等)和履行义务(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双重压力,而某些地方政府通过无依据地加大禁养限养政策措施来规避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使一些养殖场户被迫退出。
 
  资料链接
 
  非洲猪瘟起源于非洲,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对猪有致命性的动物传染病,1921年,位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首次报道了非洲猪瘟的发生,并记载了在1909-1915年间肯尼亚发生非洲猪瘟的疫情,随后在非洲东部、中部、南部等地区相继出现。1957年非洲猪瘟病毒从非洲传到欧洲,并于1971年从欧洲传入南美洲、拉丁美洲等国家。20世纪90年代后,非洲猪瘟不仅在非洲再次发生大规模的传播,而且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球不断迅速传播,并于2007年从东非传入欧亚接壤的格鲁吉亚,且在俄罗斯南部地区迅速扩散。至今还没有研制出专门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疫苗。
 
  自2018年8月3日首例非洲猪瘟在沈阳被确诊以来,非洲猪瘟已相继在我国多个省份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生猪全产业链。
 
  早在2012年我国原农业部就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并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中将非洲猪瘟列为优先防范的13种重大外来动物疫病之一。当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出现后,农业农村部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控制非洲猪瘟的通知文件,保障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在防控非洲猪瘟的具体工作中仍有以下难点。
 
  一是国际贸易频繁加大疫病控制难度。从国外进口的种猪、猪肉以及国际交流往来的旅客携带的猪肉制品均能够传播,而我国与各国人员和贸易往来频繁,极大地增加了控制非洲猪瘟侵入的难度。
 
  二是非洲猪瘟从最初被感染到最终确诊期间存在潜在的传播风险。非洲猪瘟的潜伏期较长,在此期间很有可能使得疫区内其它尚未被发现的感染生猪流出疫区。
 
  三是我国生猪及猪肉可追溯系统建设还不完善。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生猪及猪肉可追溯体系仍处在建设阶段,存在猪肉追溯信息不可查、不可信、不全面等问题,这大大增加了对非洲猪瘟溯源的难度。
 

  四是对野猪与软蜱的活动无法完全控制。我国地域辽阔,横跨寒、温、亚热和热带,除了青藏高原与戈壁沙漠外,野猪广布在我国境内,同时我国的西南、华东和华中等地区是软蜱的高发区,而野猪与软蜱的活动又很难受到人类的完全控制,若对感染非洲猪瘟的野猪种群无法快速、准确地溯源和扑杀,将会大大增加非洲猪瘟继续扩散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中国养猪网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果转载文章及图片等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小编进行修正。

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江苏奥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愿景:成为全球领先的霉菌毒素解决方案专家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食品园大道2号

Copyright © 江苏奥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51433号

邮编:211225    电话:025-56211118    传真:025-57251588

企业邮箱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智拓网络